作为父母,养育孩子就像是“打怪闯关”,在这一路上,总会遇到很多稀奇古怪,或者难解的棘手问题。
但大多数父母,在遇到问题时,往往会把“矛头”对准孩子,以过来人的姿态想要把孩子拉回正轨,不过我们也许忘了,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,也会出现一些错误。
(资料图片)
所以,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,或许这对我们在今后教育孩子的时候,会有所启发。
01.一个中年父亲的逆袭之路
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奥勒冈州的波兰特。
有一个牧师和他的太太,因为儿子叛逆、离家出走,而找上了一位当地的心理咨询师。
在这位牧师把自己的苦楚告诉对方之后,这名咨询师却问他说:“你这样诅咒孩子已经多久了”?
这位牧师有些疑惑,自己明明都是关心和在乎孩子,怎么变成了“诅咒”了呢?
结果,这位咨询师解释道:“所谓的诅咒,就是心里和嘴里表达的,都是另外一个人的不是,刚才在你的讲述过程中,你所表达的都是孩子的不好,所以你这样诅咒孩子多久了呢”?
这位牧师沉重的低下了头,回答说:“是的,似乎从他一出生,我就没说过一句好话”。
于是,这位心理咨询师给这一对父母发起了一个挑战,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都要祝福孩子,不要再去想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问题。
从那以后,这对中年父母,每每想念或者聊起儿子时,都会谈论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的一面。
就这样大概坚持到了第十天左右,有一天牧师正在看书,电话铃声突然响起,而电话那一头,竟然是夫妻俩日思夜想的儿子。
他的儿子说:“爸爸,我不确定自己为何会给你打电话,但是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左右,我却时常想起你和妈妈。”
这位父亲非常激动,和孩子聊了起来,并且一改往日的严厉和说教,在电话即将挂断的时候,他非常热情的邀请孩子一起吃饭,而他的儿子也欣然答应。
牧师再次看见儿子时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头发很长,又脏又乱的形象,但与往日不同的是,这次他并没有苛责孩子,而是用一种亲和的态度去接纳孩子。父子俩最终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。
有人问,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的呢?
其实,是从父母开始去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,并且接纳和祝福开始的。
当然,或许没有人知道失联四五年的儿子,为什么突然会打那一通电话,但是在奶豆爸爸看来,当作为父母的我们,用爱去接纳和祝福孩子的时候,孩子无论距离我们多远,都会接收到这份祝福。
就像很多教育学家说的那样: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,我们种什么因,就会得到什么果。
02.那么,生活中到底哪些算是对孩子的“诅咒”呢?
像这位牧师一样的父母,可能在生活中不算少数,但是我们往往把这种“诅咒”打上了“爱孩子、为孩子好”的标签。
殊不知,久而久之,这种错误就会暴露出它本来的面貌,把孩子推的越来越远。
那么到底有哪些属于对孩子的“诅咒”呢?
①来自父母的谎言
很多家长会了摆脱孩子的纠缠而撒谎,就像有时候你有急事,要把孩子放在亲戚家一段时间,但是你却告诉孩子说,妈妈去个卫生间,一会儿就回来,结果你一去不回。
有些家长就觉得,孩子还小,都很好骗。
事实上,孩子都很聪明,他们不但会后知后觉,而且有的还会通过一些错漏的细节,判断出自己被欺骗了。
在这种谎言下,有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,像个累赘,产生失落、安全感缺乏、自卑的负面情绪。
②控制和束缚
有时候,家长会打着“为孩子”好的旗号,堂而皇之的行控制孩子之名,从而达到让孩子跟随自己想法、听自己话的目的。
但是,孩子在权威之下所表现出的“听话”,就像是上了紧箍咒的孙悟空,有的孩子强势一些,就会出现叛逆、愤怒、抱怨的情况,有的孩子性子软弱一些,可能会压抑、痛苦和焦虑。
③不好好跟孩子说话
之前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,有一个结论指出: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问题。
在这项调查中,有一项内容是专门针对四年级、八年级学生的亲子沟通状态的,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:25.1%的四年级学生和21.8%的八年级学生都反映说家长从不花时间和他们谈心。
有的家长会觉得很冤枉,自己明明跟孩子的交流很频繁。
但事实上,家长在很多时候,都会下意识的站在更高的位置,用过来人的姿态去教育孩子,这种“教育”,并不是有效沟通。
就像是孩子跟家长说个什么事情,有的家长就会说:“我知道你怎么想的,我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”。
这种以过来人自居和孩子沟通的方式,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轻视,从而会产生悲伤、失落的情绪。
④被贴标签,轻易下结论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标签效应。指的是如果你经常给别人贴什么标签,那么对方就会变成那个样子。
对应到教育孩子上,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给孩子贴标签的习惯。
比如说孩子不小心撞翻了物品,你会说:“都这么大了,一点也不稳重,慌慌张张的”。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有的会形成焦虑型人格,常常患得患失,社交能力比较差,而有的会变得非常叛逆。
所以如果你想要让孩子呈现出好的一面,不如竖起你的大拇指,多点肯定和赏识,过一段时间,或许你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。
03.和孩子相处,要学会“拍马屁”
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,孩子也不例外。
当然,我们所谓的“拍马屁”,指的不是对孩子宠溺无度,任由他们肆意妄为。
而是说,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,并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,在他们遇到难题时,也要各种彩虹屁,告诉孩子:“你能行”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会慢慢变得自信、勇敢,而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敢于去突破和挑战自己。
而家长的认可和肯定,就像是他们强大的羽翼,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。
让我们一起,收起那些“诅咒”,用包容、接纳和祝福,来迎接孩子,这样才能让孩子沐浴在温暖的家庭中,自信成长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