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芳如老人正在折扇上作画 记者 李东峰 摄
汤芳如老人在折扇上作画
(相关资料图)
城墙巍峨,绿荫如盖。6月28日16时许,碑林区三学街上,书法、书画、皮影等各种摊位吸引了不少游客。碑林博物馆南墙外一个摆满扇子的摊位后,一位银发老人戴着眼镜,手持毛笔,静静地在折扇上作画。在周边喧闹的映衬下,老人显得分外安静。
老人叫汤芳如,今年80岁,从2019年8月至今,她已摆摊作扇画近4年,被网友亲切地称为“扇子奶奶”。一支毛笔、一瓶墨、一盘颜料、一把扇子,就是用这些简简单单的工具,她让平淡无奇的素面折扇华丽蝶变,把平淡的老年生活过得充满诗情画意。
事出偶然 跟风摆摊卖手绘扇
人生很多选择是偶然事件引发的,汤芳如摆摊卖手绘扇也是这样。
汤芳如曾是一名从事雕刻的工艺美术师,20多岁时爱上国画。她没找老师指导,下班回家后,照着书本自学。退休后,闲暇时间多了,她更加投入地学绘画、练书法。
折扇上作画,美观又实用。2019年三四月份,在书院门摆摊作扇画的“扇子哥”李演庄走红,很多人因此喜欢上手绘扇。受此影响,汤芳如开始学着在折扇上作画。
2019年6月的一天晚上,汤芳如把自己画好扇面的4把折扇拿到夜市上让大家欣赏,顺便也试着看能不能卖出去。结果,一位吃烧烤的小伙看上了,以50元一把的价格全部买走。“没想到我画的扇子真的会有人买,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。于是,我就开始在书院门摆摊。”老人说,书院门文化气氛浓厚,志同道合的画友多。大家可以相互交流,自己收获也多。
刚开始摆摊时,子女担心她身体经受不起折腾,都不支持她。随着摆摊时间拉长,有了很多顾客的称赞和支持,老人心情越来越好,人也越来越精神,子女也慢慢支持她的做法,有时候还会跟着一起出摊。由于在书院门摆摊没有固定位置,遇到刮风下雨还影响出摊,老人后来在三学街租了个摊位。“儿孙们都有自己的家,都忙自己的事。我出来摆摊,画画,散散心,还能挣个纸墨钱,生活也过得充实。”老人说。
扇上作画 点亮别样老年生活
如今,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,为的就是买一把她画的折扇。
“这把扇子叫空山新雨,受王维诗句‘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’启发。这把扇子正面画的是汪伦和李白告别的场景,受李白诗句‘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’启发。背面是我写的小篆‘舍得’二字,寓意人生有舍就有得。”老人说,她喜欢结合古诗作画,在扇面上寄托美好寓意,最拿手的是竹子、梅花和柿子手绘扇。竹子、梅花寓意做人有风骨,柿子寓意事事如意,这3种风格手绘扇游客都很喜欢。画得多了,她越画越顺手,水平也见长。除了画扇面外,她还画些三四十平方厘米的小幅画,方便游客带回家。
手绘扇难度不同,绘画时长不等,比较复杂的山水画折扇需要画四五个小时。生意好的时候,汤芳如一天能卖十几把手绘扇;生意差的时候,一天仅卖出两三把。“我出来摆摊不图钱,就图一乐呵,只要有人夸赞,我就很开心。”老人说,有人买她画的扇子,说明大家认可她、需要她。被人需要就是一种幸福,她的生活也因此过得很充实,很幸福。
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,都值得被肯定。耄耋之年的汤芳如摆摊卖手绘扇,诠释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。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,我喜欢安静的生活。虽然摆摊一天要熬八九个小时,但我不觉得累。在这里和人说说话,看看风景,心情很舒畅。老有所为,老有所乐,画画就是我喜欢的生活。尤其是有那么多人的夸赞和鼓励,让我变得更自信。只要身体允许,我就一直画下去。”汤芳如说。
文/图 记者李东峰 实习生常愉佳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