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征五号火箭末级残骸坠落区域是哪里?
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信息,经监测分析,2021年5月9日10时24分,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,落区位于东经72.47度、北纬2.65度的周边海域,重返大气层时大部分装置被烧蚀销毁。
在此之前,专家早就做过科普了。地球71%是海洋,火箭残骸重返大气层时大部分都会燃烧,几乎不可能影响地面。
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
4月29日11时23分,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中国空间站首个舱“天和核心舱”,重22.5吨,最大直径4.2米,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射的最大、最重的航天器。建成后可满足三名航天员长时间留在轨道上的需要。
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全长近54米,相当于18层楼高。它的起飞质量约为849吨,在低地球轨道上的运载能力为25吨。未来还将承担空间站两个实验舱的发射任务。
火箭残骸将如何回收?
一、飞来横祸:能回收就回收,回收不起要躲得起!
火箭级和整流罩往往是火箭最大、最重要、最昂贵的部件,占火箭总造价的80%以上,却先被扔掉,太可惜了!而且非常危险。
有三种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它们:
1.回收。这也是SpaceX,蓝色起源,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,中国新一代火箭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。目前SpaceX已经靠这项技术扬名立万,既可以靠一级火箭反推稳定回收,又可以利用整流罩降落伞减速滑翔接驳网实现回收,几乎没有浪费。
2.彻底抛弃。这是世界主流火箭的主要处理方法。由于传统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结构问题,许多火箭根本无法重复使用,几乎没有回收价值。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扔掉。然而,这种完美主义只能通过靠近海洋的发射场来实现。
3.尽量减少碎片的影响。对于苏联拜科努尔、普列谢茨克,中国酒泉、太原、西昌这些内陆发射场,则不可能避免飞来横祸,但它的影响可以大大降低。例如,7月26日,长二丙火箭发射遥感30组-05卫星时,在一级火箭的级间段安装了网格方向舵,在一级碎片着陆时稳定了姿态并减缓了速度,大大减小了碎片可能的撞击范围,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使用这一技术的案例,也为中国未来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二、“天外来客”,可控再入
当火箭的第二级变成残骸时,往往能够绕地球飞行,返回地球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。毕竟还是有一定风险的,要妥善处理。
SpaceX在实现一级回收后尝试回收二级,但是二级的价值有限,回收距离太长,成本太高,导致放弃了这项技术。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阶段被放弃:它的任务周期很短,任务结束后可以利用剩余的燃料自行冲入大气层。由于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,很容易控制它们燃烧,最终残骸落入安全区域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威胁。
对于已经进入太空且接近地球且一时无法返回的火箭残骸,可以通过人工干扰将其移除。比如使用新的发射任务,使用小型飞船接近火箭残骸,使用鱼叉法、捕网法、太阳帆、拖拽法等。最后被拖进大气层烧掉了。
虽然现阶段人类从未被火箭残骸伤害过,但对正常卫星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,极有可能制造出更多的新垃圾。还是要“杞人忧天”。
三、永久太空垃圾:“世界那么大,出去看看。”
在这个阶段,太空垃圾太远了,把它带回地球大气层的成本太高了。此时有效的手段就是让他们远离地球附近的宝贵轨道,进入深空。
基本上这个过程只有在完成工作后才能自己完成:使用剩余的燃料,尽一切可能,燃烧最后一滴,尝试逃离地球。
例如我国在2015年3月30日的长三丙火箭发射北斗I1-S卫星时,远征一号上面级首秀,它在任务成功、将卫星送入轨道后,最后阶段就执行了这么一个命令,拼尽全力远离地球。时至今日,它的轨道距离地球最远点已经达到15万千米!是地球半径的20多倍,根本不可能再与人类相见。
只要前三种类型的火箭残骸能够消除,就不太可能出现因火箭残骸事故造成的新残骸。
人类航天是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。它的各个方面都闪耀着人类最辉煌的智慧和创造力,即使是在处理火箭残骸的时候。然而,当我们看到火箭残骸的各种处理技术时,更应该对这些蜡炬成灰泪始干的“残骸”保持敬畏:
是他们牺牲自己,支撑起一个又一个的太空梦想。
今年的火箭发射任务汇总
根据空间站建设任务计划,今明两年将陆续进行11项任务,包括3次空间站舱内发射、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,空间站将于2022年在轨完成,从而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。
长征五号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,对地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,但是还是不可掉以轻心,火箭残骸如果落在地面,是需要专人来回收的。